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 过河卒 (第6/7页)
孩子这一点,跟徒弟李二很像。 郑大风就差太远了。 陈平安轻声道:“杨爷爷,这么多年,谢谢你。” 老人皱眉道:“谢我?如果没有记错,我可从来没有白白帮过你,哪次缺了报酬?” 陈平安笑了笑。 就像杨老头当年答应自己给杨家铺子上山采药,然后低价购买的同时,药铺里许多草药也低价卖给陈平安。看似公平,其实陈平安心知肚明,这就是最实实在在的帮忙。 再还有,一支自制的竹烟杆子,值得了几个钱? 但是陈平安能够这么多年坚持下来,一年到头无病无灾,很大程度上,靠的都是杨老头当年传授的那套呼吸法子。 老人抬起头,望向天空,讥笑道:“别人施舍一点小恩小惠,就恨不得当做救苦救难的菩萨,尤其是大人物从牙缝里抠出一点渣滓,就格外感恩戴德,甚至自己都能被自己的赤子之心感动,觉得自己这是知恩图报,所以是醇儒忠臣、是某某某的得意门生,美其名曰士为知己者死,一群忘本的混账王八蛋,当初就不该从他们娘胎里爬出来……” 陈平安挠挠头,有些忐忑,不知道杨老头是不是在说自己。 老人收回视线后,漠然道:“不是说你。” 陈平安突然看到一个熟悉身影,于是有些发愣。 正堂后门有回廊屋檐,一位双鬓霜白的中年儒士撑伞而至,一手持伞,一手拎着长凳,穿过侧门后,将长凳放在廊中,坐下后把油纸伞斜靠在凳子旁,然后双手拍了拍膝盖,端正坐姿,最后笑望向后院正屋檐下的老人和少年,温声道:“山崖书院齐静春,拜见杨老先生。” 儒士脚上的靴子被雨水浸透,沾染淤泥,袍子下摆也是如此。 老人意态闲适,用烟杆指向那位此方圣人,“你来的第一天,我就知道是个不得志的,不过这么多年处下来,没听到你半句牢骚,也是怪事,你齐静春可不像是唾面自干的人物,所以这次你失心疯,估计外边有些懵,我倒是半点也不奇怪。” 齐静春伸手拍了拍肚子,微笑道:“牢骚有啊,满肚子都是,只是没说出口而已。” 杨老头想了想,“你的本事我不清楚,不过你家先生,就凭他敢说出那四个字,在我眼中就能算这个。” 老人伸出大拇指。 齐静春苦笑道:“先生其实学问更大。” 老人讥笑道:“我又不是读书人,你先生学问就算已经大过了至圣先师,我也不会说他半句好。” 齐静春正色问道:“杨老先生,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