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 阿斯达(4)檀君王俭 (第4/4页)
> 箕子对曰:「妙哉,不如文王易也。」 檀君谓曰:「汝何不事周?」 箕子对曰:「商其沦丧,我罔为臣僕。」 檀君知箕子贤达,故曰:「孤赴天命还仙山,望箕侯善待我民,可许乎?」 箕子对曰:「善哉,子当成明君,待仙人之民如己出。」 檀君出宅,谓子民曰:「孤已禪让箕侯,今朝鲜为箕子朝鲜,非檀君朝鲜,部族子民,当奉箕子为君,不得违也。」 眾民泣曰:「我等将从大王而去。」 箕子叹曰:「若非君让国,我不能治理朝鲜。」 檀君恐朝民与殷民不能共处,遂携眾移于藏唐京。 据说,夫馀族未随之,数百年后至北方建夫馀国。 于是附殷之诸族,建尸罗、高礼、南北沃沮、东北扶馀、濊与貊等国。 王归山之后,三日部率眾族南移,翻山越岭至富饶之地,篳路蓝缕,披荆斩棘,终重建部落,开国号曰:曟。 后因,辰日部落、马日部落、弁日部落,彼此不合而分国,并将曟字三日去之,改国号为辰。 因日已无,三部族以阿斯达传说之仙人为名,改之曰:韩。 故有辰韩、马韩、弁韩,此为三韩也。 三韩共立辰王,治理眾族,安居乐业数百年。 曟国,古之辰国也。 《后汉书卷一百十五东夷列传第七十五》 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馀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馀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 檀君王俭在人间享国一千二百六十五年,后还隐于阿斯达为山神。 【建国篇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