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46节 (第3/5页)
按杨荣的意思, 他也是想跟着朱至,趁着此刻边境未定, 北元蠢蠢欲动之际,能够跟在朱至的身边多学着点。 至于朱至问起他是否要参加科举时, 杨荣也答的直接,科举肯定是要参加的,但不是现在。毕竟他还年轻,历练不到位,写出来的文章总是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对自己要求高的杨荣, 这才想着是不是应该跟谁一道学学? 他这话一丢出去, 杨士奇一听马上想起了朱至。正好朱至身边也得多添几个得力的人, 像杨荣这样年轻有本事还想学习,将来也能为国效力的人, 正是朱至想要的。 既然大家一拍即合, 那就不用说了。 朱至不管朝堂上是怎么准备粮草的,应天里头, 她眼下能办的事儿必须得办。 齐家村丰收了, 当得知产量竟然比一般的粮种翻了一倍时, 可想而知在场所有人受到的震撼。等所有的稻谷都收好之后, 来了一个合计, 看着上头的数据,没有人能坐得住。 朱至马不停蹄的将结果送到泰定帝的跟前,当然不忘带上一把粮食。 泰定帝原本在跟朝臣商议朝事,听说朱至从齐家村回来了。一直记挂着此事的泰定帝也不管面前这些臣子们是何想法,立刻让人把朱至叫进来。 既然泰定帝不介意朱至在众臣的面前露脸,朱至也不是不敢见人的人,马上拿着粮食走了进来。 “如何?”一见朱至,泰定帝不给朱至见礼的机会,只要结果。 “收成翻了一倍,这是粮食。”朱至简明扼要,更是将刚刚收获的稻谷送到泰定帝的面前。 稻谷颗颗饱满,泰定帝立刻捏碎,看到里面白净的大米粒时,更是吃了一口。 “陛下。”泰定帝如此动作,在场的臣子颇有些担心。泰定帝根本顾不上他们,扬手阻止他们出声,只问朱至道:“只是粮种?” “还有肥料。”朱至可不能把另一样东西的功劳抹去。两种是关键,但是化肥同样也关键。 泰定帝再也坐不住的站了起来,“果真能够再种一季吗?” 不怪泰定帝激动,毕竟按现在朱至给的保守估算,这样的粮食收成比之从前,那可是翻了三倍。 这个数据给到泰定帝,泰定帝想着,心中已经是一片火热。 难得情绪外露的泰定帝,目不转睛的盯着朱至,只希望能从朱至那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等到了年尾就知道了。”朱至只用事实说话,不过现在可以肯定的告诉泰定帝,“这样的粮食,只凭这样的收成也足以推广整个大明。” 泰定帝也不管是不是还能再种一季的,确实就凭这一回的收成也值得推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