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91节 (第4/6页)
忘得一干二净。德行,最该纠正的难道不是他们的德行?什么时候医者也分贵贱,救人也须看人了?” 朱元璋听着这话吐了一口气,眼中闪过冷意,认可的道:“是啊,什么时候救人得看救的是什么人了?难道青.楼女子就不是我大明的子民了?义诊本是为善,是为救人,不承想在他们眼里,这却成了我们至儿的德行有亏?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说到这里,朱元璋冷哼一声道:“这些文人啊,这些年我只顾着收拾淮西功臣,以至于把他们抬高了,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他们说什么是什么。” 越说,朱元璋越是生气,太子道:“那儿臣出手?” “不,我来。我将他们扶起,也得给他们立下规矩。”朱元璋不是怕事的人,他当初为了抑制淮西功臣,不得不想办法将文人扶起,以达到借文人的手解决功臣们的目的。 只是先前无所觉,如今朱雄英和朱至出门一趟,怎么闹腾最厉害的竟然是文人? 本来朱元璋觉得淮西的功臣们一但察觉他的打算,明了他要借朱雄英和朱至的手收拢军权,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人一定会是武将们。 对,武将不是没闹,但那些都是什么人,朱元璋能心里没有一点数? 比起那些武将,眼下处处挑朱元璋毛病的人,企图打压朱至的人,他们冲的就是朱元璋。 朱元璋突然意识到,让朱雄英和朱至出去一趟不仅为收军权,更为看清大明的文官们,他们变成什么模样! 哼,一个个拿着德行说事,对旁人诸多要求,他们却连基本的与人为善都抛之脑后了,难道以为没有人注意到。 因而,早朝上,有备而来的文臣们揪着朱至和青.楼女子有所往来这一点不放,最后却被朱元璋当朝喝斥。 不仅骂了,朱元璋更是干脆利落的将这些人革职查办,毕竟如果朱至救人,义诊,在他们看来都算是德行有损,他们一个个言外之意是要见死不救,究竟是谁的德行有亏? 值得一说的是,千百年前或许朝廷会担心没有读书人,没有当官的人。 时至今日,天下读书人数不胜数。朝廷的官位,根本无法满足读书人们。僧多肉少,朱元璋换下一批人,明明白白的要求所有当官的人必须要有一颗善心,更得有一颗为民之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