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150节 (第4/6页)
,可是朱雄英和一干将士说的话,证明在朝廷心里还是有他们这些当兵的人。 只不过天下刚刚太平不久,好些事没能顾得上他们。 如今朝廷派了皇太孙前来,就是想告诉天下当兵的人,他们为国家的付出一直让人记在心上。 试问他们这些当兵的人究竟图的是什么?不就是天下太平吗? 要不是因为北元一再入侵,他们也不至于在这儿风餐露宿,冲锋陷阵。 天下已然太平,再让他们对着自己人亮刀,那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不好!不妥! 好些从心里不愿打仗的人面对同袍的游说,得知军们即将起兵要对付的不是北元人,而是他们自家的兄弟,都是不情不愿。 饶是被他们的将军硬逼着非要出兵不可,他们是不能正面反抗,要说有多积极的杀人,听话的占据控制整个北平城也是绝对没有的事。 没错。趁乱想要攻占北平城,想把北平成为他们的城池这一想法,那是自打许召政他们一伙人发现自己和北元私自交易的事被朱雄英知道后,就立刻决定不认朱雄英这个太孙,以及要朱雄英性命的人和朱棣的旧部们一拍即合,一致共同作为的事。 他们以为此事必可成,毕竟朱雄英一行人来不过才三千兵马,他们北平里有多少兵,难道还能对付不了区区的三千人马? 可惜,他们打的如意好算盘,却是当朱元璋这个皇帝是死的? 敢让朱雄英和朱至第一站就来北平,何尝不是朱元璋想亲眼看看究竟北平里的人有多不安份,针对的就是朱棣的人。 朱棣做下的事朱元璋一直记着,饶过朱棣一命,那是因为朱棣是朱元璋的亲儿子。可是面对别人朱元璋可就无须有所顾忌。 一个个手握大权的将士安安分分也就算了,朱元璋不会要他的命,偏他们竟然不安分的想要他孙子的命,行啊,看看他们能把事情做到什么地步,捉个人赃并获,杀无赦。 朱雄英之所以敢回北平,何尝不是因为锦衣卫其实已经和北平里并不归于朱棣,而是忠于朱元璋的将军早已联系上,北平不乱也就算了,北平但凡要是乱,第一时间他们就会出手控制整个北平。 锦衣卫负责传递消息,也负责打听消息,北平里任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