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255章 纠结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5章 纠结呢? (第1/6页)

    孟副总的发言,让省里的几个对口领导先是一怔,随着短暂的思考之后,又是眼神渐渐地亮了起来。

    怎么说呢?

    如果跳出上帝视角,单纯的以这个年代的思维方式来看,孟副总不愧是小诸葛,这个主意出的很妙。甚至是善用巧劲儿,有点四两拨千斤的味道了。

    你想啊,不用齐磊出钱,他只要利用海外关系,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

    如果能让龙江省和国际种子企业产生合作,那真的不失是一条出路。

    而且,是最优出路,比齐磊的羽绒服生意还要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正如齐磊之前分析的那样,龙江的优势产业,以及根本路线,主要还是在农业。

    而国内对粮食价格的调控,又使得这种农业优势不但不会带来利好,反而成了发展的劣势。

    你一个种地的,和人家做生意,造电视汽车的去比经济,当然比不过。

    而孟副总的这个法子,等于是从根儿上提高了农业附加值。

    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要知道,种子问题一直是中国农业的大问题。

    很多人不了解,多年以来,我们从国外进口种子被人欺负成什么样儿。

    不是按“吨”,也不是按“斤”,卖给你,有的种子是按“粒”卖的,而且严禁你二代培育。

    也就是说,我今年买了你的种子,秋天有了收获,农民准备自己留一点作为春播种子无可厚非吧?

    可实际上,不行!!

    别说你商业上的自培自育了,农户要留种都不行。第二年,必须还要花高价买他们的种子。

    更有甚者,化肥农药都要用他们的。

    不服气?

    不服气也没用,合同卡不住,用市场卡你。市场卡不住,用国际规则和专利。国际规则要是不管用了,还有技术上的关卡。

    总之,吃得死死的。

    别的不说,一旦孟总的这个计划实现了,国际种子企业可以和龙江合作,成为种子培育基地。

    也许我们还是拿不到技术,还是不占优势,但是,最起码可以分一杯羹,成为种子供应链上的一环。

    起码,种子的利润要比种粮食高多了。

    几个领导听到这儿,都有点动心了。

    “好啊!”那王厅长显然有些激动,没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