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2章 功臣还是罪人 (第2/7页)
儿。 其实他不提齐磊也明白,老丈人和他在路上想的是一个事儿。 那就是,没有质变! 齐磊不能算对家乡没贡献,农业研究所、农业试点、北方快递、北方超市,还有成批到尚北落户的互联网企业客服等等。 这些事儿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齐磊的影子。 可是,这些不治本。 徐文良是同样的道理,他在任这几年,尚北修了路,扩大了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升了就业率。 但问题就在于,没有从根上解决衰退的大趋势。 他做这些确实出成绩了,可是成绩出来的同时,尚北也背负了大量的外债。 修路、基础建设,还有北方集团,这些都是徐文良透支财政,加上农业试点的政策贷款换来的。 北方集团虽然有盈利,莲花集团和客服虽然也带来了大量税收,但是这笔收入和徐文良花出去的是没法比的,他不想把这份看似虚假的繁荣传给下一任。 万一下一任没有能力继续走他的这条路呢?万一下一任根本就不想振兴尚北呢? 那一切后遗症、发展的弊端将全部反噬,把这座城市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所有的后果也将由老百姓去承担,那他徐文良就不是功臣,而是罪人。 他不想走的原因和齐磊想的那个事儿是一样的,徐文良需要在他的任期完成一次质变,彻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只可惜,谈何容易啊! 尚北的本质问题,其实就是东北的产业结构不适应当前发展节奏的问题。 饭吃完了,天色也不早了。 老爷子没让几个孙子辈的多陪,“都滚蛋!回家该干啥干啥去,有工夫再过来!” 这也是当老人的烦恼,想让儿孙多陪陪,可是一个个都是大老板,大人物了,屁股后头一堆事儿,就别在他老头子这儿浪费精力了。 于是,一大帮人四散而去。 徐文良一家过来的时候没开车,齐国君就把自己的车给齐磊了,让他把老丈人送回事。 路上,因为事赶事儿赶在这儿了,齐磊也没装什么高深,对老丈人说,最近他不忙,有什么需要他帮忙的尽管开口。 对此,章南没说话。徐文良却是通情达理了一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