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5章 上头了? (第2/6页)
硅。 之后就简单了,把单晶硅柱进行切片抛光,就是晶圆了。芯片就是在这样一张一张的硅单质圆盘上刻蚀出来的。 听上去,是不是好像也不难? 其实已经很难很难了,任何一件事做到极致,那就没有不难的。 首先,想得到高纯度的多晶硅,需要将二氧化硅,也就是沙子、石英经过电弧炉提炼,盐酸氯化、蒸馏提纯等一系列步骤操作。 最终要得到多高纯度的多晶硅才能达到要求呢? 就拿拜伦来说吧,他是这个领域的大佬级人物,纯度低了肯定不符合他的身份,可是太高也不现实,那就行业平均水平吧! 那么,多晶硅的纯度就需要达到99.9....9%,小数点后9个9。 这个过程中,多晶硅的制备、设备的精度、无尘环境、拉伸工艺等等,每一步都要做到极致。 而且,这还不算,最最难的,其实是控制硅圆的直径。 怎么把硅圆的直径做的足够大,这才是关键。 也就是,越粗越好。 因为后续做出来的芯片是方的,而柴可拉斯基法制出的单晶硅只能是圆的。 这就相当于在圆盘上划出一个一个的方型,边缘部分必然有画不出方的区域,也就浪费掉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用一寸直径的硅圆,可能画几个方,十几个方,就不能再画了,假定边缘30%的区域浪费掉。 可是我用8英寸的硅圆,那就能在一个圆上画更多的方,而浪费的区域也许只有10%。 以此类推,12英寸的…… 晶圆越粗,画的方就越多,浪费的区域比例就越小。 浪费的少,也就代表着芯片成本的降低。 所以,单晶硅制造,核心就两个: 第一,纯度。 第二,让晶圆尽可能粗的工艺。 谁能让这两个工艺跑到前面,那谁就能领先世界。 拜伦在这方面有研究很深入,他现在要上的实验生产线,就是大直径单晶硅的生产线。 这其中,核心设备想都不用想,全部都是进口的。 而且,都不便宜,随便哪个部分的设备都是上千万,甚至上亿级别的。 “其实,没有这么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