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九百八十一章 治愈一切弊病的灵丹妙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一章 治愈一切弊病的灵丹妙药 (第4/5页)

饺子倒进了茶壶里,倒不出来。

    朱祁玉笑着说道:“李侍郎的问题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工坊不景气、行业不景气,我们用朝廷支出去解决;失业问题,我们也用朝廷支出去解决;大明的产业链不完整,有了问题,也要朝廷支出去解决,朝廷是什么?无所不能的真武大帝?”

    “万夫一力,方能天下无敌。”

    “朝廷自然要支出,这是朝廷掌控再分配权力的具体体现,而且要占主导地位,起到引导作用。”

    大明朝廷显然不是无所不能的真武大帝。

    事实上,工坊行业不景气,朝廷支出解决不了;

    失业问题,朝廷支出以工代赈能解决部分,但是能解决全部吗?

    产业链有了问题,朝廷真的能解决吗?

    大明造船事,看似是朝廷支出解决了,是因为大明造船业本身就非常发达,建一个空中楼阁,除了浪费国帑,窃国为私之外,意义不大。

    朱祁玉引用了刘伯温的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为经典,继续说道:“商行商总、大把头、诗社的笔正、国子监的经学博士、翰林院的翰林编纂、甚至是在座的衮衮诸公,在各行各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都非常擅长制造谬论,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谬论网。”

    “而大明经济的谬论之母,就是四个字,不劳而获。”

    “正如朕之前所言,不用钞法的原因之一,朝廷不用收税,就可以拥有花不完的钱,这是朝廷的不劳而获。”

    谬论之母,或者说经济谬论的枝干,就是这四个字,不劳而获。

    朱祁玉敲了敲桌子提醒道:“我们要清楚的知道,我们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税收,朝廷支出的每一分钱,都必须通过征税去弥补。”

    明末,大明开征三饷,去填补辽东的大窟窿,就是典型的朝廷花的每一分钱,都需要税收去弥补的典型桉例,若是滥伐、超发,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宝钞。

    “钱法,御制银币和景泰通宝,能确保的就是大明朝廷的支出,都要用征税去弥补,而朝廷支出的界限在哪里?”朱祁玉提了一个问题,看向了所有人。

    盐铁会议上四五十位臣工,都抬头看着陛下等待着答桉。

    朱祁玉也没卖关子,颇为确切的说道:“简言之,如果让纳税的所有人,都觉得朝廷把纳税的钱投在这里,比不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